中文 English
骨科在线首页

你在这里

首页 > 地震专题:地震现场医学救援中的注意事项

地震专题:地震现场医学救援中的注意事项

上传日期:2015-05-08

    和所有伤员一样,脊髓损伤伤员在急救中也应坚持 “危重者优先、救命第一”的原则,按ABC顺序抢救伤员的生命,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活动性大出血、呼吸道梗阻、心搏骤停等。同时对于脊柱脊髓损伤的伤员来 说,急性呼吸衰竭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是现场急救中死亡的主要原因,值得引起注意。
1、呼吸功能的处理。
    颈3以上的完全性损伤因呼吸肌的完全瘫痪常在损伤现场即导致伤员死 亡。颈4水平的脊髓损伤虽因膈肌功能部分保留而维持一定的呼吸功能,但伤员仍会表现出明显的缺氧症状,常需现场行气管插管人工通气。为避免经口插管过程中 因颈椎过伸而加重脊髓损伤,有学者建议最好行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有时伤员虽最初损伤平面在颈4以下,但因脊髓水肿的蔓延或搬运过程的二次损伤会使平面上 升,也可能需要气管插管人工通气。据统计约1/3的颈脊髓损伤伤员需行气管插管。
2、血流动力学的处理。
    胸6以上的脊髓损伤会影响到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出现类似 “功能性交感神经切断”的症状。一方面因静脉血管调节机制失衡,大量血液滞留于外周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另一方面心脏本身对低血压的正常反应 因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而被阻断,因此出现血压下降,心率过缓的现象。现场救援中若发现伤员心率<40次/分,应紧急静脉给予阿托品0.2-0.5mg。因此 类伤员的血压下降为相对功能性原因所致,所以应注意适量补液,尤其对超过50岁的伤员更应避免大量补液引起心衰。若低血压持续存在,可按 5-15ug/kg/min静脉滴注多巴胺,维持收缩压在80-100mmHg水平。
    伤员在按上述原则进行处理后应尽快转运至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的治疗,以尽可能的恢复神经功能,降低伤员的残疾程度。

专家 科室 出诊时间
洪毅 脊柱脊髓外科 周一上午
张军卫 脊柱脊髓外科 周二上午、周五上午
唐和虎 脊柱脊髓外科 周一、周三、周五下午
姜树东 脊柱脊髓外科 周二下午
李想 脊柱脊髓外科 周四上午
王方永 脊柱脊髓外科 周四下午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家集科教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康复医院,设有门诊、急诊、临床医疗、临床康复、康复技术和医技科室41多个,拥有10万元以上设备47台,现实际开放床位达到1100张。我院为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同时是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所在地,具有完善的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并设有博士后工作站。医院以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紧密相结合为显著特色,全面开展各类疾患的综合治疗。
脊柱脊髓外科成立于1988年,是国内首家将脊柱、脊髓综合治疗(非手术与手术)... 查看更多